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

保存本土文化,保存香港特色

保存本土文化,保存香港特色
呂烈丹(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香港是東西文化交匯之地。其中的灣仔區是香港最早開始發展的地區之一。據研究,從1860年代開始,灣仔已經是一個重要的華人居住區(Smith 1995),而其中的利東街、廈門街、春園街一帶,更是住宅和地區小型商業活動的重要地帶。
利東街大約在1911-1920年間建成(鄭寶鴻 2000)。根據利東街居民追憶,該街道的早期建築多是三層高的唐摟,沒有廁所設備。1950年代末期由私人公司進行重建,建成了現在所見的六層樓宇。同時,印刷行業也開始在利東街發展起來,主要印制文具和商業名片等(http://en.wikipedia.org/wiki/Lee_Tung_Street)。1970年代開始,利東街的部分商戶專門印制各種婚宴請帖以及月曆和新年利市封等;利東街亦由此得名“喜帖街”。
1997年利東街列入灣仔地區重建項目。根據市區重建局的發展計劃(H15)規劃大綱,利東街及附近部分街道現有的舊樓將被收購後拆卸、統一規劃和發展,租客將被重新安置。2003年市區重建局正式開始進行重建工作。目前,利東街大部分的商戶和住戶已經遷出。
2003年,利東街和鄰近街道受重建影響的一群居民成立了“H15重建項目關注組”,並且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出了他們的重建方案。這個方案關注到本土經濟、社區網絡和社區文化的保存問題,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但該方案在2005年被駁回,主要的理由是該方案未能“證明利東街現有的舊建築物應予保存”,在交通運輸、景觀等方面未能符合要求等(城市規劃委員會2005年)。
H15重建計劃只是香港舊區重建計劃之一,但這個重建的過程反映出一些重要問題,值得我們共同關注。

1. 舊建築物的保存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判斷建築物是否值得保存,似乎主要是從建築學和歷史學的角度出發,所關注的往往是樓宇建成的年代,樓宇的建築特色,和/或者是該樓宇是否和某些重大歷史事件或名人相關。但是,除了這些標準之外,建築物與本土文化的關係也是否應當受到重視?
根據居民的口述,利東街及附近街道現有的長方形建築,正切合當地“前店後工場”商業模式的需要。商戶通常將機器放在店鋪後部,前部用作接待顧客的“寫字摟”。根據七個原來利東街及附近街道商戶的意見,這種將生產和銷售合併在一處的經營模式有好幾個優點。第一是方便小型商業運作。商戶無需在產品運輸的環節上花費人力和時間,而且不需要另外租工場,有利減低經營成本,同時保持營運的高效率。第二是有利于向客戶宣傳自己的產品質量。不少從事印刷的商戶指出,香港本地的印刷業近年面對來自大陸同業的衝擊和競爭,特別是在價錢方面。本地的印刷業需要強調質量而不是價錢廉宜,可以通過展示店內的機器來證明印刷是在當地進行,質量可以得到保證,由此加強顧客的信心。第三,由於印刷不同產品所需要的工序不同,所需要的機器和技術也不同。在利東街的印刷行業中,即使是“喜帖”,也有內部的分工合作,其中某間商戶會集中生產某類產品或某個工序。此外,當甲商戶訂單較多時,可以請乙商戶幫助完成。第四,方便了商戶之間在原材料如紙張、油墨等和商業信息上的互通有無。
簡而言之,利東街和鄰近街道的商戶將生產和銷售集中在一處,為他們的經營和合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根據商戶的意見,這種營運模式,是利東街印刷業繁榮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利東街和鄰近街道的舊建築是本土印刷業聚集和“喜帖街”形成的重要物質條件,是灣仔舊區小型而密集的本土商業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外殼,也是灣仔區文化的物質依托之一,具有獨特的人文價值,構成本區獨有的文化景觀,不宜輕言拆毀。

2.本土經濟的保存問題
如上所述,利東街和鄰近街道的舊式建築布局適合小型印刷工場和店舖的營運。重建前的利東街集中了20多家小型印刷店舖,“喜帖街”不僅斐聲香港,而且名揚海外。根據商戶的口述,這種“成行成市”的商業模式,對他們的經營非常重要,因為顧客可從香港各區甚至海外慕名來到利東街,在一條街上不同的商戶中挑選他們合意的產品。商戶之間固然有競爭,但也是互相依存的。
重建開始之後,商戶不得已搬出利東街。由於灣仔區的地價昂貴,他們星散香港各區。其結果是具有本土經濟特色的“喜帖街”由此消失,而搬遷到各地的商戶也因此而失去了大部分客源,生意大受影響 ;部分店舖更只好結業。由此可見“成行成市”的本土經濟模式,對於小型商戶特別是傳統印刷行業是十分重要的。而H15關注組提出的重建計劃,正是希望能夠保存這種具有特色的本土經濟模式,保存香港久負盛名的“喜帖街”。通過保存本土經濟,既可保存灣仔作為商業和住宅區的特色,也可以為本區居民,特別是年齡較大而教育程度比較有限的居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3.社區網絡的保存
利東街的住宅業主和租客大部分是長期居住在此區的老街坊,有些住客在利東街已經生活了兩代以上(香港大學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2004)。根據居民口述,他們在過往數十年守望相助,鄰里之間的經濟活動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形成了高度的社區凝聚力和集體認同意識。因為重建計劃的實施,居民們被要求搬出此區,他們多年建立起來的社區網絡也由此瓦解。
社區網絡的消失是本地居民面對重建最大的憂慮之一(香港大學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2004),而利東街居民搬遷後的感覺證明了他們原來的憂慮並非多餘。不少遷出的商戶或住戶都反映他們失去了原來的人際關係網絡,無論是營商或日常生活都因此受到負面的影響。
規劃地政局在2001年的《市區重建策略》中將“保存區內居民的社區網絡”列為“市區重建的主要目標”之一(規劃地政局2001)。但是,目前的重建規劃中並沒有機制可保證原來居住在同一區的居民可在重建後返回原區,因此,社區網絡也就難以保存。而H15關注組的方案正是希望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灣仔地區是香港具有特色的商業和居住區,是香港島的商業和貨物集散中心之一。這裡集中了商業貿易活動和日常生活所需的各個行業和各種商品,不僅滿足本區居民的需要,而且滿足鄰近的中環、銅鑼灣和半山區商業活動和日常生活的需求。與現代化大型商場的經營方式不同,本區的商業植根於當地特有的文化之中,以同類小型商戶密集共存為經濟模式,並且由長期居住在本區的老街坊為主體,形成特有的社區網絡,鄰里守望相助、同行分工合作。這種以互相依存的小型商業為基礎,以密切的社區網絡為特色的生活方式,正是灣仔地區具有特色的文化。保存這樣的居住和經濟模式,不僅可保存灣仔的本土經濟和文化,而且可以為旅遊業保存一種獨特的香港風情。遊客通過參與和觀察到真實的、活生生的灣仔小型傳統商業和工業活動以及相關的小型建築,可瞭解到香港不是只有摩天大樓和現代化的購物商場,也有充滿本地特色的小商鋪和街道,以及它們所反映的不同生活方式。由此他們可知道香港文化的多元性和悠久的地區歷史。
對文化多元性的尊重和保存,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普遍的價值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01年的9-11事件之後通過一項宣言,強調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致力保存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包括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形態,以便令人類社會變得更加開放和寬容,有利於增進不同人類社會和文化之間的瞭解和彼此尊重。同時,文化的多樣性也是人類社會創造力的源泉(UNESCO 2001)。從這個原則出發,保存灣仔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作為保存香港特有文化風貌之一部分,具有更深層次的意義。這一保存工作同時也有利於本區居民建構和加強他們對灣仔和香港的文化認同。
此外,舊區重建過程中本地社區是否有發言權,不僅是一個行政管理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是不同群體,尤其是弱勢群體的權利是否得到尊重的問題。H15項目所影響的居民,很多是學歷較低,年齡較大的街坊,在香港現代社會屬於比較弱勢的一群。舊區重建目前的方式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衝擊。如何能夠使他們的生活方式得以延續,他們的就業機會得以保證,他們積累下來的知識和技能(例如傳統的印刷技能)可繼續貢獻社會等,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關注。
香港大學2005年11月5日舉辦“灣仔市區更新總體構思”工作坊,在會上已經有不少學者和地區議員對目前的舊區重建模式提出批評,指出目前的重建只是“咨詢”居民,但居民的意見往往不能影響最終的決策。而重建的結果往往是不少原區居民被迫搬離到居住和各方面設施較差的其它地區,實際上是將這些對本地區繁榮作出貢獻的居民“趕走”,導致他們的生活素質下降,給他們帶來商業營運損失,由此引起他們普遍的不滿(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2005)。這樣的重建模式,絕對不利於建造一個和諧的社會,也不符合規劃地政局提出“市區重建,以人為先”的基本策略和“改善市區居民生活素質”(規劃地政局 2001)的目的。

H15關注組提出的方案,來自社區居民,是根據居民意愿,嘗試解決上述問題的一份方案。希望城市規劃委員會從“以人為先”的方針出發,為了保護香港本地經濟和本土文化,為真正改善本區居民的生活素質和保存社區網絡,考慮接納這個方案。



參考資料:

鄭寶鴻 2000 港島街道百年。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
香港大學政策二十一有限公司2004 《利東街/麥加力歌街市區重建項目研究報告》
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2005 《“灣仔市區更新總體構思”工作坊討論報告》。
規劃地政局 2001 《市區重建策略》。香港:政府印務局。
城市規劃委員會2005年 回覆利東街H15關注組的文件。
Smith, Carl T. 1995 A Sense of History-Studies in the Social and Urban Histor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al Publishing Co.
UNESCO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2001 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 http://unescodoc.unesco.org/images/0012/001271/127160.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